『大数据』

浪潮存储:开启新数据时代新存储之道

『新平台,新数据,新价值。』——胖头陀

撰文 | 康翔 编辑 | 阿由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永动机是一类再神奇不过的装置,无需外界输入能量就能够持续对外做功,甚至于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师,也曾经热衷于研制各种类型的永动机。

尽管最终永动机被从正统学术界中排除,但是它的研究长期未曾间断,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热力学体系的建立和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从物理学的范畴里抽身出来,我们会发现,“由数据推动的世界永续不间断,永续跟踪记录,永续监控,永续倾听,永续观察因为它会永续学习。”一种类似于永动机的模型得以正式确立!

以上论点,来自于一份IDC出具的《世界的数字化:从边缘到核心》白皮书。IDC认为,正是藉由来自核心、边缘和端点产生的大量数据,企业不断改善着产品和服务,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并推动未来成为现实。

新数据、新视野、新世界

在IDC的定义中,无论数据是被创建、采集或是复制,所有这些数据的集合称为全球数据圈,而这个“圈子”还在急剧扩张的过程中。IDC认为,全球数据圈将从2018年的33ZB增至2025年的175ZB。

这将是一个短短七年间近乎六倍的狂野增长,就问你怕不怕?

从很多年前起,业界其实就在长篇累牍地讨论“数据爆炸”的话题。即便如此,面对来势汹汹的新数据,我们仍是有些猝不及防,纳闷这些家伙从何而来,会不会挤爆我们现有的存储设备……

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就在我们身边:智能化和数字化就是数据暴增背后的无形推手。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使能下,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出来,IT技术不再是单纯的行业支持辅助系统,而是加速渗透到产业当中,不断催生出更多此前我们未曾触碰的新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存储和分析,企业可以改造、优化他们已有的生产和运营模式,甚至创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以更快的速度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新数据为企业打开了新视野,为他们指明了新世界,伟大航路已然开启!

IDC指出,全球数据圈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世界各地基本保持一致,但各地的增长速度有所不同。中国数据圈的增速最为迅速,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比全球快3%。

2018 年,中国数据圈占全球数据圈的23.4%,总量达到了7.6ZB。按照上面给出的平均增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圈的总量将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圈的27.8%,中国也将将超越美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

娱乐数据和视频监控图像长期以来是全球数据圈的重要推动因素,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是如此。然而得益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强力加持,物联网(IoT)设备信号、元 数据(对分析、情境化和人工智能至关重要)以及生产力数据等,则显示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视频监控是中国数据圈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与此同时,由于智慧城市等智能基础设施将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边缘设备和计算来赋能现实世界,在中国数据圈,未来几年里边缘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所占比例将增加近一倍——从数据总量的13%增加到23%——几近于四分之一。

且不忙拍手称快。至少从现在来看,此时此刻就在不断产生的海量新数据就像是未经驯服的野马,倘若不能因势利导地存储并加以分析和利用,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厘清新时代的数据特征

毋庸置疑,企业必须制定适当的数据存储战略,方能够为自身的管理和商业化演进创造必要条件。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企业要先人一步厘清新数据的特征,从而打造可持续的、领先的竞争优势。

在3月26日举办的主题为“智存高远 驭势谋新”的新一代G5存储发布会上,浪潮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指出,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数据,具有新数据形态新部署环境新应用模式新价值需求等四大特征。

新数据形态意味着,存储管理的数据种类更多,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数据总量更大,人工智能、5G等技术更是极大地加快了这一进程;数据环境以及数据来源更加复杂,数据会从有限的中心和无限的边缘奔涌而来。

与此同时,数据也不再是先找个地方保存下来,而是需要在存储、分析、流转、使用到交易等等环节进行彻底的关联,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条。

如前文所言,数据的部署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数据只会聚集于接近生产环境和业务流程的“中心”,而现在数据不仅会走向云端,更会分布在浩如烟海的边缘设备上——大到一辆物联网汽车,小到沙粒般的传感器,均是如此。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必须采用更加智能和经过优化的存储设备,取得对数据中心、云和边缘设备的绝对控制,从而实现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数据治理。

新应用模式是新数据呈现出的第三种特征,它的表现方式相对宏观,譬如无纸化办公或是电子政务均可以纳入其中。如果要列举更加“新潮”的例子,实际上最近几年兴起的无人值守工厂和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各种自助式服务等,都是新应用模式的典型代表。

这些新应用模式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它们需要更多、尽可能多的数据,因此企业也尤其需要更加优秀的存储产品和工具来处理和支撑。

通过智能化的应用收集和处理数据,政企客户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果,帮助他们进行预测和决策,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的任一环节提炼价值数据,数据的采集将会无处不在。

在过去,很多数据都被认为无关紧要,根本不会保存和归档,或是保存一段时间就丢弃了。数据是新数据时代的命脉,其价值正在不断累加,企业必须了解他们所存储的新数据价值,妥善地加以管理和利用。

如果说数据是生产力,那么新数据就是新型生产力,合理地获取、存储、分析以及利用新数据是企业抓住商机的有效路径,“数据圈”也必将成为存储厂商构建智能世界基座的演武场。

浪潮驱动存储产业变革

显而易见,新数据使得存储系统的变革势在必行,它不仅对存储提出了容量、性能、架构及管理上的新挑战,并且要求供应商必须以场景化应用为核心,驱动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又一波演进。

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浪潮存储2018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出货量达到了13880台,26.8%的增速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各种场景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了市场的充分认可。

本次发布会上,面向云数智应用,浪潮存储正式推出新一代数据中心级高端存储平台AS18000G5,以及新一代数据中心级分布式存储平台AS13000G5,为数据中心打造具有极致容量极速性能极简架构极易管理的存储平台。

与此前不同,数据中心面临的存储“新”挑战,是智慧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精细化、即时性、整合化和不确定性的需求。在这样的分析与判断下,浪潮正式提出:浪潮新存储,存储即平台

在这种架构下,平台的左右可以被彻底打通,能够更好地支持边缘、中心和本地的应用需求,向上支持AI、云计算等,向下则可以支持SCM、SSD、HDD等不同的存储介质。

李辉表示,极致容量是弹性伸缩的状态,可以是几个PB或者几十个PB,只要客户有需求,甚至可以增长到EB级。在浪潮当前的客户中,很多客户从初创走到独角兽,他们的存储需求显示出指数级的增长趋势,因此极致容量是非常必要的。

在极致容量之外,极致性能必不可少。一个存储平台就是一个数据中心,各种应用都部署在其上,其中有快应用,也有慢应用,有些时时刻刻在用,有些几个月才用一次,因此存储平台必须拥有足够的性能支撑包括半休眠型在内的各种应用。

本着极度精简的原则,浪潮用一套架构来设计和实现一个存储的平台,该架构完美实现了对云、边缘和终端的支撑,对智能应用意义巨大。

管理存储就像管孩子一样,一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孩子到了青春期),管理难度就会直线上升。浪潮从存储平台的软硬件层面入手,希望带给客户更好的运维管理,得到更好的智能应用效果。

以上四个极致的能力,是浪潮存储面对新数据时代的应对之策。李辉表示,智慧应用真正加速了新数据时代的到来。依据“云存智用 运筹新数据”的新理念,浪潮存储将在数据中心进一步以平台之力,放大存储能力,为用户带来新价值,驱动存储产业的新一轮变革。

从大互联到数字化联接,新华三新一代智能网络改变了什么?

上一篇

戴尔科技集团5G:藏器于身,相时而动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