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回倒五年左右,企业级IT领域的渠道政策还是“以繁为美”——认证条件复杂、折扣和返点政策更复杂,以至于很多渠道商的专业商务人员仍然摸不透厂家的全部政策,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在一个单子上赚多少钱。不少IT渠道商,甚至方案商,都向我吐槽过这个问题。
近两三年来,我们能够看出明显的趋势是:各大厂商都在简化自己的渠道政策,让合作伙伴专注于研究客户的业务需求,而不是研究自己的渠道政策。IBM、思科、EMC、VMware等国际厂商,都在这方面迈出了步伐。
前段时间,在采访Riverbed时,发现其新推出的Rise渠道伙伴计划,在“简化”方面做得很有代表性。我们可以结合Riverbed以及其他几个公司的做法,来看看该怎么简化渠道政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过去的复杂的渠道政策,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但从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其必然性。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IT市场是产品为王的,无论厂商还是渠道商卖的都是产品,甚至是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价格透明,就会陷入恶性竞争。
因此,复杂的渠道政策承担的职责是“把水搅混”,价格不透明,渠道商的利益才有保证。
如今,我们看到,企业IT市场上卖的不再只是单一产品,而是解决方案和服务,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对客户业务的价值,是硬件之上的软件和应用。
在现今情况下,价格是否透明变得不那么严重了,这就为简化渠道政策创造了可能。
在此基础上,客户需求和业务模式的变化,则彻底消灭了复杂渠道政策的生存土壤。
过去,渠道商是围绕着厂商转,而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渠道商要围着客户转。因此,渠道商需要把精力放在了解客户需求上,而不是去研究和应付厂商复杂的渠道政策。厂商自然也愿意顺势而为,引导合作伙伴进行这种业务模式的转型。
Riverbed也表示,其推出新渠道伙伴计划的目的是帮助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引导合作伙伴从销售物理设备转向销售和提供服务。
认证体系普遍得到简化
渠道政策的简化,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认证体系的简化是进展最快的。以思科为例(Riverbed新上任的渠道副总裁Bridget Bisnette就来自思科,她主导了此次新计划的推出),在过去两年里,思科先是取消了有着悠久历史的银牌合作伙伴认证,几个月前又宣布大幅度简化了专业化认证,基本只保留了大师级专业化认证。
Riverbed在推出新的Rise计划之后,其合作伙伴计划说明书从过去的20多页减少到只有一页,幅度可谓非常大。
此前,其合作伙伴认证是按产品分类的,同时按通过考试的门类来确定级别,这使得合作伙伴的培训和考试压力越来越大,难以应付。在新的计划中,合作伙伴认证变得标准化和简化了。合作伙伴可以“先上车,后买票”,零门槛进入,再通过销售业绩的提升和认证培训来获得积分,从而逐步提升级别,随着级别的提升获得更多的折扣。
合作伙伴认证体系简化的另一个背景是:技术门槛的降低。尤其是由于云服务交付方式的出现,合作伙伴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就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了。很多专业级的厂商,现在也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合作伙伴的销售难度大幅度降低。
简化激励制度这个话题,早在两年前我写的一文中就提到了,当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然而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厂商的返点(激励)机制却没有非常大的变化。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应该简化的,也是最急迫的。
太复杂的激励政策,往往达不到激励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最典型的是,有些厂商每个季度都要推出不同的返点政策,但由于设计起来比较复杂,真正公布出来至少是一个月后,留给合作伙伴实施的时间很少,无法匹配企业级客户的长销售周期,完全起不到激励效果,还白白浪费了很多资源。
简化激励政,就是要让合作伙伴在项目开始之前很清楚自己能够拿到多少返点。下表就是Riverbed的全部激励计划,每个积分就是100美元的业绩奖励,可以用于货款抵扣、市场活动经费和技术培训。其设计原则与其他厂商非常类似,都是向新客户、新服务、新产品倾斜,以鼓励合作伙伴在这方面进行投入;但其做到了标准化和简单化,合作伙伴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厂商也可以根据需要来动态调整。
图:Riverbed的全部激励计划
在企业IT市场,报备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厂商设计报备机制的初衷是:及早获得项目信息、避免渠道之间的恶性竞争。报备机制,还往往与特单政策密切相关。
有些厂商采用比较复杂的报备机制。VMware早前就是如此,其专门有一个团队来负责受理和审批项目报备。但从两年前起,VMware改变了过去复杂的报备机制,变成简单的先到先得。
Riverbed也采用了先到先得的简单报备机制,而且报备折扣也是简单粗暴的15%(不同级别的合作伙伴,可以另外获得不同的缺省折扣,加上报备折扣最高可达50%)。
当然,在简化报备机制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放弃特单,这在中国市场尤其重要。但无论如何,努力增加白箱操作(标准价格、明确折扣)产品的数量,减少暗箱操作(按单定价)项目的数量,都是大势所趋。
简化合作伙伴接口这一条,不被大家重视,其实也很重要。说“简化接口”可能不太好理解,说“统一接口人”或许更容易接受。
很多厂商对合作伙伴都是多个接口人,不同产品是不同的人在负责,不同行业也各有相应的负责人,这导致合作伙伴在每个项目上得到的厂商接口人都是不一样的。这非常不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容易成为只是按单合作的短期关系。
前两年,随着业务结构的调整,IBM就采用了合作伙伴单一联系人制度,实现统一接口人。当然“统一接口人”制度并不意味着厂商的其他人不再联系合作伙伴,而是希望由这个接口人来统一处理合作伙伴的需求,给予更及时有效的支持。
“统一接口人”制度,能够起到提升厂商与方案商之间合作层级的作用,值得那些尚未设立PAM(合作伙伴客户经理)岗位的厂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