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数智天府:向新而行,打响新质生产力四川名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天府之国”四川正在向新而行。

2023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元,经济总量升至全国第五。肩负“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重任,今年的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而关键的着力点则是立足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日前于成都召开的华为四川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上,透露出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清晰路径: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型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做优做强人工智能产业,大力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推动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川找对同频共振的创新伙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四川是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这里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人类文明的瑰宝,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其悠闲舒适的生活方式为人所向往。

不仅如此,地处西部腹地的四川亦有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科教实力。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31个制造业门类,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5个,形成了四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底色。

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推动“从0到1”的突破,同时注重“原点”创新,四川开展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

这其中,华为成为四川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频共振的合作伙伴。

华为川藏区域总经理彭雄基指出,成立于2000年的华为成都研究所 ,是华为全球5大研发中心之一;华为在四川建立的两个世界一流的研发制造基地,和五个供应及销售服务中心,是四川数智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四川与华为展开战略合作,到2023年5月展开深化战略合作,华为积极推动本地产业能级跃升,助力四川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以此为基础和支撑,华为积极投入四川省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四川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助力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为数智天府贡献了智慧力量。

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构建数智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关键。

《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的目标。其中,华为助力四川打造的鲲鹏政务云为省级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底座和保障。

四川省政务云建设采用“1+N+N+1”的架构,历经多年发展,从x86云基础设施逐步演进到自主创新云平台,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信、持续演进的省级政务云服务体系。目前,平台已承载大量省级部门业务系统,推进了部门系统自主创新适配改造,推动了四川省政务数智化的创新与智变。

以此为支撑,进一步推动“川政通”平台打造全国第一个“可持续化、私有化、定制化”的安全移动政务办公体系,作为承载全省政府办公业务的总门户,全面提升办公效率。

彭雄基表示,华为积极投入四川省数字政府建设。此外,在泸州市,华为推动建设泸州市政云,助力打造了泸州自主创新产业要塞数字创新名城;在蓬溪县,华为联合统筹规划,助力打造了科学高效、安全可信的新型智慧城市;同时,华为和成都、绵阳、广安、甘孜等地积极探索政务大模型的场景化应用,持续增强数字政府效能,赋能城市智能化升级。

“智改数转”,推动传统产业焕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产业数智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正如上文所述,四川产业基础较好,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疗卫生等领域拥有雄厚基础。与此同时,六大优势产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70%,这意味着可供挖掘的“智改数转”需求空间较大。

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挺起经济大省的工业“硬脊梁”,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四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

彭雄基指出,在四川特色优势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上,华为携手伙伴,将创新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共同孵化新应用、新业务、新场景,催熟新产业,共同打造数字底座、产业基地和创新平台,助力四川各行各业加速数智化转型升级,全力支撑四川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

在攀钢集团,华为 通过5G+AI+大数据的智能一体化矿山解决方案,帮助实现矿山设备远程率达到100%,穿孔效率提升110%,电铲效率提升10%,解决了传统钢铁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改善作业环境以及降本增效的转型诉求。

在四川长虹,华为与之强强联手,将芯片、鸿蒙、盘古大模型与长虹的连接器、电子制造、整机深度融合,升级提升竞争力,助力实现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追求。

在四川郎酒,华为通过大数据+AI使能平台,消除企业内部数据断点,实现数据同源共享,有效地挖掘数据价值,对外提高竞争力。同时利用数智化,将白酒行业的协同制造、产能共享和信息化建设服务三大服务形态进行了整合,帮助郎酒集团降低管理复杂度50%,节省运维成本30% 。

在极米科技,华为助力其全面拥抱云原生,由过去的On Cloud进阶到In Cloud,让资源高效利用,使得极米流水线提升效率50%,成本降低30% ,提升核心业务可用性,加速企业数智化变革。

此外,在四川,华为还助力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数智化转型、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数字金融标杆银行,联合科大讯飞与华西医院在医疗大模型开展全面合作及探索创新,助力五粮液打造智慧零售体系,助力民航二所高水平打造“民航智谷”、树立智慧民航发展新标杆,推动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高质量建设……

发挥科技“助推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努力让老底子焕发出新活力,四川坚定“智改数转”发展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创新故事精彩纷呈。

厚植产业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华为在四川发展的脚步,实现与数字四川发展同频。赋能四川千行百业和经济社会全面数智化转型,华为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一方面,华为积极参与四川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坚实、安全、可持续的数字底座。华为中国政企CMO邱恒以计算产业举例说道,华为通过基础软硬件扎到根,系统布局根技术,到持续开源、开放,共建产品开发模式,形成软硬协同、构架创新,共铸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集聚。例如,通过技术导入,华为赋能四川本地企业华鲲振宇,推动鲲鹏昇腾生态智能制造基地加快建设,2023年华鲲振宇实现营收超80亿元。

另一方面,华为把全国优秀的合作伙伴带到四川,推动产业集聚。目前华为牵引了11家业伙伴在成都布局,不断推动四川打造国家重要自主创新产业高地。在此过程中,“通过强健开放、紧密、成长的‘伙伴+华为’体系,华为深扎根、强投入,在四川为四川,提供在身边的服务保障,助力更多的企业客户轻松、简单地迈入数智世界。”邱恒表示。

为进一步助力四川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此次峰会上,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和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依托两大中心,四川推动以数字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制造业发展,“智改数转”深入推进。

携手华为等合作伙伴,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向新而行的数智天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打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四川名片。

天融信等承办的2024数据安全大赛圆满举办,恭贺获奖团队,我们一起乘数而上!

上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