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阿由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这样想的:云计算就是公有云。”
谈及外界曾经对云计算的认知偏见,恐怕我们将电影《破坏之王》中,断水流大师兄那句邪气霸道的台词略微改编一下,会显得非常生动和贴切。
说到底,当年给云计算打上“公有云”标签的,正是现在市场上的领导厂商们。同样也是它们,此刻正忙于推出各自的私有云或是混合云产品,譬如AWS的Outposts、微软的Azure Stack,国内的阿里云也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和VMware选择了牵手。
人们开始笃信,与公有云相比,私有云能够支撑更加丰富和复杂的应用场景,推动企业业务的快速演进与创新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认知并不只是囿于中国,2017年美国第三方分析机构Wikibon就曾经提出真正私有云(True Private Cloud)的概念。
巧合的是,2017年一家中国的开源云计算企业易捷行云(EasyStack),已经开始潜心打造新一代的私有云产品。历时18个月的研发之后,EasyStack新一代私有云ECS正式面世。
数据上云还是云上数据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坚信云有多种部署形态。由于需要解决新一代应用,支撑大数据、AI、移动、物联网等应用场景;客户群体不同,规模有大有小;既有新型领域,更有传统行业,因此仅凭公有云是无法满足所有要求的。”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表示。
作为一家专业的开源云计算企业,技术产品的创新是EasyStack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面对应用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的真实诉求,EasyStack持续关注着私有云和多云的理念和技术进展,并且一直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
无利不起早,EasyStack的目标当然是新一代私有云的“蓝海”,以及海平面之下更庞大的部分。
同样是来自Wikibon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真正私有云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10亿美元,其后更会以29.2%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24年以1860亿美元的总体规模,实现对公有云IaaS&iPaaS市场总和(1760亿美元)的正式超越。
陈喜伦相信,继公有云对互联网以及中小客户的长期“伐木”之后,一波围绕着传统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上云浪潮,已经滚滚而来。对于这些客户来说,他们同样拥有大量的数据,只是没有进行云化,尚难以催生与转化出新的商业模式。
本质上,第一代私有云的意义大于价值,它只是引导客户并告诉他们:“上云≠上公有云”,名义上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余地。至于它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更像是给传统License时代做了一次包装而已,运维和升级的难度也比较大。
此前,出于对数据安全、应用延迟、迁移成本、复杂环境、监管合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考虑,很多客户对于将数据迁移到公有云上,一直表现得疑虑重重。
不过倘若转换思路,不是数据上云,而是将云移动到数据上,正如陈喜伦所说的那样,“新一代私有云是云的私有部署。”那么一切就都顺理成章、柳暗花明了。
可进化的新一代私有云
与过去不同,新一代私有云是可进化的IaaS,这就意味着可进化不仅要支持云平台本身服务能力的平滑升级,还需要在产品形态上解决从软硬一体的云就绪超融合,到私有云、行业云、多云的不同形态上的进化问题,并同时在支撑场景上解决从计算、网络、存储到商业存储和商业SDN,从虚拟化到裸金属,从容器集群到软件基础设施、从DevOps到IOT等满足企业级需求的可进化问题。
新一代私有云也是基于开源生态的IaaS,在应用层面能够让客户进行多云管理,享受公有、私有一致性的PaaS。通过开源生态的强大力量,新一代私有云需要不断承载新的应用,这就意味着它本身必须具备持续进化的能力。
以前说到这个话题,私有云总会给人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不过K8S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作为当前开发和部署云上应用的标准,K8S使得客户能够构建跨公有云/私有云的可共享PaaS,以新一代私有云支撑更为丰富的企业应用。
至今犹记得,多年前企业级软件部署的冗长历程,一个系统很可能花去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也导致当时私有云在兴起之初容易遭受客户质疑。不止是安装部署困难,运维管理也是长期掣肘私有云的一大难点。
陈喜伦希望,新一代的私有云能够为客户提供消费级的应用体验。就像人们现在购买智能音箱一样,无需看说明文档,只需开启电源,然后在手机上点几次“下一步”,就可以完成整个设置工作。
对于客户来说,过去的私有云非常复杂。由于不是新一代的IaaS,往往是来自一堆厂商的各种产品堆叠,为了同样的目的,大家被拼凑在一起。显然,这样的状态肯定是无从谈起进化的,甚至于软件的简单升级就会造成硬件的频繁停机。
EasyStack新一代私有云ECS的一大亮点,正是通过软件定义硬件的方式,实现软件和硬件的解耦,在私有云的资源池中,客户同样可以做到软件可进化和硬件可换代,真正释放云平台的长期价值,改变行业的游戏规则。
在过去,当一套私有云的硬件过时后,客户需要重新购买一套。现在,客户不再需要推倒彻底来过,而只需重新购买几台新设备,就能够实现新老硬件的充分使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新旧动能转换”,只不过聚焦于更为具体的云应用场景。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强调,可进化不同于可升级,这不仅关乎到云平台服务能力的进化,也同样与产品形态、支撑场景等因素密切相关,是EasyStack新一代私有云ECS对企业级需求的即时动态响应。
顺滑无感的企业云平台
EasyStack产品总监郑晨从更为细致的技术维度,解析了新一代私有云ECS的可进化。他认为,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产品形态的可进化、云服务能力的可进化,以及支撑场景的可进化。
首先是产品形态的可进化,这也是新一代私有云面临的挑战。通过自身的研发,EasyStack ECS实现了“如丝般顺滑”,即业务无感知、数据不迁移和服务不中断,这种平滑无感的体验是可进化的新一代私有云的技术门槛。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还是有相当高的技术壁垒。
就像驾驶一辆特斯拉电动汽车,车辆可能需要通过OTA升级软件获取新的能力,或是对之前的功能进行优化和加强。在行驶过程中,这种增益buff应该是动态获取的,而不需要停下来或是去4S店另行处理。
EasyStack ECS就是这样。当各种业务在进行升级的时候,客户一方是无感的,操控也是无感的,他们可以继续在上面创建和编排资源,获取更多的PaaS能力,就像使用公有云一样使用私有云。
与此同时,得益于云服务能力的可进化,用户数据无需迁移,即可完成整个云平台升级,各种业务也不会受到影响。
相比前两个特性,服务不中断的难度比较大。就像升级一部手机的系统,无论安卓亦或是iOS,都会在重启之后才进入新的服务状态。显然,严苛的企业级业务无法容忍这种佛性的升级模式。
对此,EasyStack花了18个月的时间,重构了整个ECS的架构,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包括微服务编排引擎、滚动升级引擎、实时负载导流引擎,以及服务监控与自愈引擎等内容,客户也得以在服务升级的过程中,更加顺滑和无感地使用云平台。
据郑晨介绍,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实际上大家都抱着同样的目的,希望实现对更多客户业务场景的支持。在EasyStack的努力下,可进化的私有云成为可能,每一个服务彼此自治又相互协同,能够滚动升级为客户带去更多的能力和更多的新功能。
与此同时,EasyStack ECS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自动化中心,在管理运维上将复杂留给自己,将快捷高效留给客户,持续以可进化的特质,为更多的行业客户提供口味上佳的私有云服务。
陈喜伦最后表示,EasyStack新一代私有云全线产品,不仅拥有公有云似的消费级体验,也能够满足私有部署环境下的复杂需求,未来还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并融合更多的第三方力量,驱动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