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季昕华、华琨和莫显峰凭着一腔热血,一头扎进了巨头云集的公有云圈子。
8年时间,UCloud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在巨头的竞争中准确的以“中立”的定位,杀出一条血路,更是成为了中国首个成功上市的公有云服务商。
1月20日,UCloud正式在科创板发行上市,股票代表:688158。八年追梦,只有UCloud自己才能清晰的知道,这条从零起步的登顶之路是何其艰难。
我们知道,公有云的世界有几大流派,以AWS、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互联网派,以微软和华为云为代表的科技派,以联通和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派,如今UCloud终于可以仰着头为中国云计算领域的技术创业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任何事业的顶峰,必然如珠穆朗玛峰一样,有南坡和北坡之分。因为南坡是渐进式的气候,可以有个适应的过程,而北坡的整体状况要比南坡更为恶劣。所以,一直有种说法叫:“北坡难,南坡易”。
如果将云计算视为这座有待攀登的高峰,也许UCloud可以选择较为平缓的南坡,借鉴成功企业现成的经验,但别人走过的路,虽然好走,峰顶的风景可能就没有那么美好。而UCloud选择了最艰难的北坡,要成为业界第一家走“中立”路线的攀登者。
如今成功登陆科创板,就是市场对UCloud作为“攀登者”的认可和鼓励。
在云计算的赛场上,我们听到最多的消息通常与巨大的数字挂钩,比如2015年阿里集团向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腾讯也宣布5年内投入腾讯云100亿。
很显然,在重资产、重投入的云计算领域,是需要背景和资源以及更大的投资驱动的。这明显不是UCloud的长处,更何况作为启动资金,在2012创业初期,季昕华还曾经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没有钱,也没有资源,那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UCloud?笔者认为,有几个重点。
第一,UCloud在创业初期,就选择坚持走技术路线,并最终坚持走了下来。
UCloudCEO季昕华本人就是国内第一代网络安全专家,并曾因此接受过陈天桥邀请成为盛大云的联席CEO,技术能力非常出色;COO华琨曾就职于腾讯云,担任过腾讯云平台部总监;CTO莫显峰也曾负责过腾讯云存储系统、海量CDN系统、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及管理工作。
三位创始人的技术背景,决定了UCloud这家公司的技术基因,而UCloud在业界的口碑也一直是技术出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技术派也是UCloud创业初期最明确的标签。
第二,在发展中期,选择了差异化路径,走出了与其他云计算企业不同的路。
差异化永远是创新者的便捷之径。UCloud的差异化路线,几乎贯穿整个这7年。起初,借助中国移动游戏产业的井喷式发展,UCloud以“UCloud,懂游戏的云”,在短短两年间享誉游戏圈,凭借着对游戏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云计算核心地带的技术创新能力,UCloud证明了自己对高并发、低延时、强互动业务的完美支撑能力,奠定了其在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地位。
之后,相对其他云服务商,UCloud更早的看到了企业级市场的机会。凭借在游戏圈和互联网行业的积累与沉淀,通过深入了解行业、洞察行业用户需求,UCloud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和优质服务,迅速在新零售、运营商和政务云等行业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第三,适时提出中立思想,强调不与客户争利,成为业界第三方独立云服务商的代表。
最早,季昕华是在2018年UCloud用户大会的上首次公开着重提到了“中立”的理念。而在2019年,UCloud更加强调做“不和用户竞争的云”。
实际上,中立正是差异化发展之道的一种升级模式。这种错位的竞争方式,更容易避开行业客户的顾虑,并能够提供更适用于企业级市场的服务。
我们发现传统企业接受云服务的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在对云计算的态度从观望已转向尝试,互联网企业对云计算的态度从尝试转向全部迁移上云。政府在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这给云计算创造非常多的机会。
所以,从企业级用户的角度,过去也许是对云计算的上或不上的选择题,如今则是如何更好的上云、更安全的上云、更稳定的上云、业务不间断的上云和推动业务创新的上云。
而衡量一家云计算公司在行业阵地上的深耕最好的方式,就是考量它们在垂直行业的建树。
首先,以中立为本,UCloud继续保持了游戏、新零售、制造等赛道优势,并成为这些行业的云计算底座。
比如游戏行业,腾讯云一直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同时腾讯也是国内最大的游戏运营平台,但显然如Funplus、昆仑这些著名的游戏公司,就更愿意规避同业竞争,选择了与UCloud合作。
再如,新零售是传统品牌零售数字化转型最关键的一环,也是很多企业最先探索的应用。新零售也是阿里云的优势阵地,但很多新零售产业的创新玩家,考虑到云服务商的中立性,同样倾向于选择UCloud。比如孩子王、有赞、每日优鲜、百联集团、永辉云创、宜家、森马、聚美优品、便利蜂这些各种新零售的探索者,都成为了UCloud的核心用户。
还有制造业,如步步高、Vivo、小天才手表这些制造上云的明星公司,它们规避了在制造业最大的科技型云服务商华为云,选择了UCloud。不难发现,UCloud中立派的定位,是众多行业用户破除顾虑,选择其作为自身服务支撑平台的重要原因。
政务云是兵家必争之地,未来增长空间巨大,说得政务云者得天下,一点也不为过。但政府、企业作为数据所有者担忧数据的泄露问题,在数据开放方面比较保守和谨慎,容易出现数据孤岛的情况,数据安全成为了限制政务云落地的最大痛点。
针对这一痛点,UCloud推出了数据安全流通平台安全屋,可以在支持数据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可信流通共享。简单地说:安全屋实现了数据所有权和数据使用权的分离。在数据使用权方面,安全屋为数据使用方提供了大数据计算环境,数据使用方可以在安全屋内基于原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且在分析结束后,不能从安全屋带走任何敏感的原始数据,只能使用符合安全规定的非敏感计算结果,这使安全屋成为打通“数据最后一公里安全流通产生价值”的利器。
同时,安全屋也不乏标杆性的落地案例,比如2019年11月,UCloud以3943万元,中标厦门市大数据安全开放和AI大赛资源支撑平台项目。这让我们对UCloud安全屋未来的成长空间,有了极高的期待。
运营商自身有丰富的IDC资源,同时覆盖了大量的政企用户,由于各地的用户对云服务需求提速很快,运营商需要找到技术能力出色的合作伙伴,共同去面对爆发式增长的企业云服务需求。
这时候,中立属性的UCloud显然就是运营商的一个最好的选择。以中国移动为例,其拥有深厚的行业客户积累、 营销渠道和服务能力,和与UCloud的技术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双方的合作,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服务企业用户。
2019年5月,UCloud优刻得联合上海移动发布移动云U版,推动“云、管、端”全布局,积极推动智慧上海建设;与广东移动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八大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提供高性能、高可靠、全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019年11月UCloud与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签署了云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资源、技术、能力等优势,通过“移动云”统一平台对外服务,充分发挥5G+云的乘数效应,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创造更大价值;2019年12月UCloud优刻得与河南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推政企行业云平台建设。凭借在云计算领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运维经验,2019年UCloud优刻得还成功中标中移信息技术“异地多活”云平台试点工程。
云改是中国移动5G+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中国移动对于5G+云计算的设想,与UCloud优刻得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双方的合作更是成为未来发展的指向标。
之所以UCloud能够在如此多的行业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这与UCloud“中立”的定位是紧密结合的。
中立,就代表着UCloud绝不会与伙伴争利,不触碰客户的业务边界,这是天然的被集成。“UCloud坚持中立、纯粹做云,天生被集成,以云计算为基石和底座,更能够全面聚能产业链各方力量,去推动产业的发展。
新零售企业其实更愿意接受一家中立的云计算公司,一方面不需要担心数据安全问题,同时也无需担忧,在交易高峰期,在云计算资源的调配上被差别化对待。UCloud能够给到的不仅仅是云,更是一种值得信任的关系。
而运营商,选择UCloud可在资源、技术、生态等方面实现能力和优势互补。UCloud全栈产品线布局、可靠的技术实力,并有“中立”属性确保数据信息安全,为运营商与其的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促进双方在5G时代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云网新生态。
最后,出海是任何一家中国云计算公司必然要迈出的一步。而作为一朵中立的云,更容易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走向全球市场会更顺利。
事实上,UCloud早在2013年就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开展云计算服务,服务中国出海企业,成为第一批“出海”的国内云计算厂商。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6月,UCloud境外收入占整体营收的10.79%,海外作为UCloud重点布局地区成效渐显。同时,2019年12月,UCloud在新加坡、伦敦、洛杉矶、东京推出了混合云解决方案,包括托管云、专线接入、金翼物理机等产品,来满足出海企业越来越突显的海外混合云需求,旨在帮助中国出海企业更好的实现全球化发展。
不难总结,“中立”就是UCloud选择攀登的“北坡”,而走通这条最难的路,登上峰顶之后,摆在UCloud面前的反而是最美的风景。登陆科创板也只是UCloud阶段性的顶峰,未来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着UCloud去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