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无需“流浪”的数字家园

在巨大的木星眼的注视下,地球终于获得了足够的逃逸速度,在12000台发动机的全力运转下,完成了一次全人类的胜利大逃亡,这经典的一幕,就发生在电影《流浪地球》当中。
 
我们之所以为这样的情节热泪盈眶,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而在无数以未来为题材的电影中,人类不是逃离地球,就是带着地球去流浪,原因都是一致的:我们的土地不再能孕育生命,无法让万物生长。
 
所以,有沃土的地方才有生命,有沃土的地方才是家园。
 
在今年2月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首次发布了数字平台,而在9月19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数字平台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沃土”。

 
我们知道,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化的技术。但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这些新的技术,并没有让数字化的土壤营养更丰富,反而让土地更斑驳。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本质上就是将数字化技术进行融合,并结合具体行业需求,将数字化技术“能力化”,让斑驳的数字化土地,变成真正肥沃的“耕地”。

如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所说,“我们希望在这片孕育无限生机和可能的沃土上,承载数字世界的美好未来。”有了这片数字化的沃土,我们才有了无需流浪的数字家园。
 
如何理解沃土?
 
早在20多年前,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就在《数字化生存》中,对数字化时代就有了这样的预言:“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


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并非全是顺风顺水,根据埃森哲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有63%的企业开始数字化转型,但是目前只有7%转型成效较好,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阎力大说,“最关键的症结在于,没有两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很多技术和解决方案,在数字化转型场景中,无法复制。即便是同行业之间,相似的需求,也极难将别人成功的经验标准化。
 
其次,在云时代,诸多的技术迭代和更新的速度变得过快。对于走向数字化转型的传统企业来说,理解并掌握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IT新技术,并将之融会贯通几乎是不现实的。数字化的技术既然无法运用,更何谈转型。


最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场景错综复杂,不仅“隔行如隔山”,即使在一个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流程、数据、组织和文化也是千差万别。在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常有这样的困扰:懂IT的不懂业务,而懂业务的又不懂IT。
 
正是这些难题的出现,形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重阻力。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化沃土?
 
我认为第一要能够将行业解决方案的共性抽离,沉淀于沃土之中,形成一种能力集;第二,要将所有的新技术做融合,提供给客户的不再是技术本身,而应该像是一种营养成分;第三,平台提供商,要理解IT和业务的融合,帮助客户梳理IT和业务的关系。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的平台,才称得上是“沃土”。
 
沃土数字平台的四个支撑点
 
阎力大表示,“沃土数字平台的愿景,是成为数字世界的底座”,同时还蕴含了华为数字平台与众不同的特质,那就是积淀、融合、开放和高效。”
 
的确,“积淀、融合、开放和高效”这几个关键词恰恰形成了华为沃土数字平台的四个支撑点。


首先,沉淀代表了沃土的厚重。但凡肥沃的土地,都是经过多年的营养元素沉积而成。而在过去30年,华为公司在研发、销售、制造、交付、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从2016年起,华为从智慧园区、数字化销售、全连接办公等9个领域系统性地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全面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这些IT实践与技术创新都不断沉淀到沃土数字平台中”阎力大说。


同时,华为与全球领先的客户、伙伴,包括财富500强中的228家,积极开展技术与商业的联合创新,不断将创新过程中的优秀的技术实践与行业场景沉淀为数字“沃土”。
 
其次,融合代表了沃土的活性,只有土壤中的无机矿物质与有机质的充分融合,才会加速各类营养元素的分解与释放。


那么,华为是业界少有的具备全栈ICT能力的公司,所以华为打造的沃土数字平台是构建在云基础设施之上,整合了IoT、AI、大数据、视频、融合通信、GIS等多种新ICT能力,实现技术与业务、IT与OT的深度融合。
 
第三,开放代表了沃土之上可以成长出多种不同的作物,这也是沃土数字平台针对行业客户“千人千面”的场景化诉求,必须拥有的属性。


在平台架构开放层面,沃土数字平台从架构设计上保证了新ICT组件化、模块化、并且支持私有云、公有云、多云多环境部署,这些组件可以是华为的,也可以是伙伴的,从而方便客户选择、使用最合适自身业务场景的部件组合与部署环境;在平台能力开放层面,沃土数字平台不仅把新ICT能力融合封装后开放出来,也将积淀的很多场景化的业务能力与数字资产开放出来,帮助伙伴最大化的重用平台能力,服务更多的客户场景化需求。
 
最后,高效代表了土地的收获效率,效率越高,数字化迭代速度越快,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此,沃土数字平台站在客户和伙伴的视角,从集成效率、业务创新效率、运营效率和开发效率等多维度提供丰富的工具套件。“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很多合作伙伴基于沃土数字平台的业务场景开发效率大幅提升,1个月完成‘城市营商环境分析’,3周完成‘加油站管理’,项目开发从季到月,从月到周已成为可能。”阎力大说。
 
不难总结,通过积淀、融合、开放和高效这四个支撑点,华为沃土数字平台通过沉淀的行业经验,融合贯通的数字化技术,向行业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开放能力,以此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效率。
 
沃土数字平台,进入到商用新阶段
 
实际上,沃土数字平台,承载的是华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判断与主张。

 
沃土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了厚重与包容,它可以代表华为宽广的胸怀,可以容纳所有的行业客户,它也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数字化需求。
 
我们知道,数字原生企业本身就有较强的数字化能力,但更多的企业并非是数字化的原生企业,他们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要比数字原生企业更难。同时,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数字原生企业并没有走过非原生企业的成长之路,换言之他们的数字化经验未必适合非数字原生企业采用。这时候,华为的沃土数字平台的高包容性,就恰恰可以帮助这些企业走向数字化。
 
还有一个特别流行的概念叫做:中台。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当一切都被数字化的技术所重构,数据本身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当数据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产,所有的业务都被数据化,问题就出现了:如果将数据沉积在后台,它如何去支撑前台的业务?所以,数据中台相当于连接前台和后台的桥梁,通过API的方式提供数据服务,而不是直接把数据库给前台,让数据真正去驱动业务,并创造商业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沃土数字平台不仅是将数据沉淀下来,更是将知识、经验、方法论沉淀了下来,这决定了沃土数字平台可以作为平台的平台,可以做中台的支撑。
 
从巴塞罗那的数字平台,到全联接大会的沃土数字平台,华为的这片沃土上也结出了累累的硕果。比如在城轨的数字平台的建设中,城轨需要做OT与IT融合、业务融合、数据的融合,最终要在数字平台上实现数字的融合,通过与华为合作,城轨沃土数字平台做到了从资源云化,到业务云化,从资源池化到数据池化的转变。
 
再比如,深圳地铁,以沃土数字平台为底座,打破了烟囱式的IT架构,实现了更高效的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激活了海量数据的价值,与华为共同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智慧地铁。显而易见,随着沃土数字平台落地项目的不断涌现,也标志着华为沃土数字平台已经进入到了全面商用的新阶段。



openEuler:开源之路,征程如海

上一篇

华为智慧屏:从不是掠夺者而是开创者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