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全面上云,“拐点”只是“起点”

阿里云,一直在等待这样的一个日子。

 

IDC 最近发布的全球云计算 IT 基础设施市场预测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云上的 IT 基础设施占比将超过传统数据中心,成市场主导者。所以,阿里巴巴集团 CTO、阿里云智能张建锋认为,今年是从传统 IT 向云计算全面转移的分水岭,“全面上云的拐点到了”。



2019年,也是阿里云成立的第十年。全面上云的“拐点”,也许只是阿里云通向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

 

此前已经有一家调查机构发布过一个更为激进的预测:到2025年左右,云计算将会覆盖整个IT基础设施。但客观的说,云时代的热度也已经持续了10年以上,但云对传统IT的渗透速度却始终不够快。

 

总结起来,企业客户对上云的顾虑主要集中几个方面:成本、稳定性、安全性和创新的效率,还有打破原有IT架构的决心。其实,我们从技术层面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对比,看看这个“拐点”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云技术的拐点,是新IT的起点

 

过去十年,互联网成为了世界的主角,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上,互联网公司就是诞生于云上的“云原生”公司,他们天然在云技术的运用上超过传统企业,IT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商业模式更灵活也更先进。


实际上,“云原生”通过云技术获得的竞争力,完全是可以复制到传统企业,赋能给企业“云转型”的数字化进程。



首先,从IT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看,知名IT杂志《连线》撰文指出,企业自建机房的服务器利用率仅为6%,企业自建IDC往往又是一次性的成本投入,与极低的利用率结合,就意味着自建IT资源的相当一大部分都是被浪费的。

 

而选择云服务,则是按需使用、按量付费,而且是弹性的资源扩展,以阿里云为例作为比较,上云成本可比传统IT节省一半以上。


其次,稳定和可靠性是很多大行业用户关心的最核心的问题。这里其实有一个明显的误区,企业总是相信自己的数据中心最安全,但其实,这仅仅是建立在“物理”距离上的安全感。事实上,云计算公司通常要比企业拥有体系更全面的数据中心,更专业的运维团队和更优秀的安全系统。

 

以阿里云为例,在稳定性方面,阿里云的云数据中心遍布全球,56个可用区的机房符合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历史运行可用性达99.999%;在安全性方面,阿里云每天为全国超过40%网站,抵御50亿次攻击,2018年曾帮助云上用户修复734万次漏洞,是全球安全技术能力最强、也是亚太合规资质最全的云服务商。例如2018年,WannaCry勒索病毒爆发前,阿里云提前一个月就做好默认防护,云上客户无一受影响。

 

第三,传统企业的IT并不是核心业务,换言之技术和运维也不是传统企业的长项。很多传统企业特别不喜欢对自己的IT系统进行升级,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IT部门的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务转型。



如果采用云上的IT系统,那么企业就可以享受云上的开发,云上的运维。尤其是阿里云拥有丰富的技术生态,可以轻易帮助企业将技术的复杂性简化,接放企业IT部门,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创新,而不是运维上。

 

不难总结,对传统企业而言,云技术的拐点,其实是他们构建云上IT,走向能够快速支撑业务创新的新IT系统的“起点”。

 

云模式的拐点,是商业创新的起点

 

在互联网时代的初期,出现过一个怪现象,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是模仿一种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他们希望通过一些管理手段和市场手段的改进,去模仿互联网快速灵活的商业模式,却发现成果大相径庭。

 

因为互联网模式的本质,就是云上的商业模式,对那些“云原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个商业模式本就是浑然天成。传统企业“云转型”,要获得快速的业务创新,IT建设必须不能拖后腿,云不仅能提供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稳定性,更能快速交付、实现快速的迭代创新。



其次,在云上可以利用中台更好的推动业务的创新。比如,传统服饰生产商波司登,通过中台将原本分散在各地的仓库、门店的库存数据,以及和线下割裂开的线上库存数据,全部都“聚拢”在了一起,通过重构和打通,完全融合成一体:库存中心的智能补货系统有效减少缺货损失21%,售罄率同比增长10%。

 

可见,云上中台让多元业务互联互通,更能够发挥数据的价值,也更有利于业务创新。

 

第三,云有天然的平台属性,也就是说围绕云这个技术底座,将AI、边缘计算、大数据、区块链、IoT这些技术汇于一体,企业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技术的组合。

 

例如在阿里云上,就可以快速享受达摩院输出的AI能力,低成本复用阿里巴巴集团的研发成果。数据显示,语音、图像、 NLP、决策AI等AI服务的每日调用量高达百亿次,服务全球近15亿人。

 

我认为,这种平台化的赋能方式很明显已经超过了云计算IaaS层的范畴,将技术融入平台,让客户得到更好的商业模式,而非技术本身。未来会不会诞生新的BAT,我们无法判断,但一定会诞生BAT量级的公司。当云上的商业模式得到释放之后,它产生的商业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云模式的“拐点”之下,企业得到的就是商业创新的新“起点”。

 

企业全面上云,阿里云已经做好准备

 

在很多有关于企业上云的调查当中,客户的心理防线始终都占据了一个较高的比重。很多企业多也在IT系统的“稳”与“敏”之间,不断的做尝试,做平衡,当他们通过技术的拐点,看到了业务的拐点之后,自然在心理上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


就如阿里云智能副总裁马劲所说,“随着技术成熟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客户标杆出现在各行各业,大家看到了上云的价值,所以这个拐点就出现了。阿里内部也进行了一些整合,最大的一个整合就是我们升级成为云智能事业部,可以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做这个业务”。


事实上,为了帮助企业客户突破心理防线,阿里云首先在技术上做足了准备。

 

首先,面对企业客户对云迁移过程中会遇到的诸如,应用高度复杂、操作麻烦、无从下手,迁移周期长、影响业务,大量手动环节、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核心问题。阿里云的服务器迁移中心(SMC),在经历了超过60次产品迭代打磨之后,它的最新版本的迁移成功率达96.7%,最近三个月的平均成功率超过了96%。

 

其次,全面的云上技术组合,是阿里云面向多样化企业上云需求的核心武器。飞天(Apsara)是阿里云的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算力;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数据库上云,挖掘数据的潜在的价值;弹性裸金属服务器神龙X-Dragon,满足了“关键应用”和“高安全性”的大企业用户上云的需求; 飞天分布式存储引擎(盘古2.0),凭借多层次防护、跨Region容灾等能力服务百万余家各行业的用户;阿里云还有大量的云原生技术,涵盖底层基础设施、数据智能、分布式应用等。这些产品可以完美搭配适用各种场景,满足企业客户云转型的需求。

 

过去的十年,阿里云通过投入不断的研发,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可以做到服务于企业上云的各个环节,这是阿里云技术能力的底蕴。阿里云目前在全球公有云服务商排名中,稳居前三,当上云拐点的全面到来的当下,企业上云的全面开启,也将是阿里云下一个十年的新起点。



阿里云飞天大数据平台:十年一望,屹立世界之巅

上一篇

关于人才培养这件事,华为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