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百亿投入,华为寻找“同路人”,为的是什么?

3月20~21日,一年一度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在深圳召开,“同路人”、“以客户为中心”、“优质资源向优质伙伴倾斜”、“发展能力型伙伴”等成为此次大会的关键词。

几个关键词透露出“伙伴+华为”体系的一个核心变化——对准“为客户创造价值”升级2025年伙伴政策。

这或许是近几年来令华为数万家合作伙伴“体感”特别强烈的一届合作伙伴大会。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的背后,蕴含着伙伴定位、认证标准、规则、激励、秩序等一系列变化,从而意味着伙伴的业务导向、市场打法、收入模式等产生变化。

同样地,对于华为而言,亦要匹配相应的组织阵型、资源配置、赋能体系、平台等,支撑并服务伙伴拓展市场。

2024年,华为围绕“四梁六柱”( 规则、秩序、激励、平台,研、营、供、销、服、管),面向伙伴各类投入超过80亿,面向伙伴的服务团队达到1200人。“今年我们面向伙伴的投入将再提升25%,服务支持伙伴的人员投入再增加1200人。”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表示。

这意味着,2025年华为面向伙伴的投入将达到100亿。百亿投入,华为寻找“同路人”,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让客户成功”,跨越数智鸿沟

在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下,千行万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转型变革。Gartner报告指出,“到2026年,超过80%的企业将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PI或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与此同时,73%的企业数据利用率小于40%,仅有25%的AI试点项目能规模化推广,60%的企业AI项目中存在技术与实际场景需求脱节……又是不同权威报告给出的调研结论。

当技术红利与实践落地、商业价值之间的鸿沟凸显,与“同路人”一起共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便是华为给出的答案。这一新的伙伴体系定位是华为对产业痛点的回应,更暗含了数智时代合作伙伴体系重构的底层逻辑。

“当千行万业走向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一支专业的ICT队伍去解决产品兼容性、安全、系统集成、数据治理等问题,我们的使命是让广大的企业、每一个组织能够轻松地迈入数智世界。”吴辉指出。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 吴辉

所以,共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的目的,是华为旨在与“同路人”一起,助力客户跨越数智鸿沟。

进一步地,“同路人”理念内涵呼之欲出,其蕴含三层涵义:第一有共同的理念,即“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获取收益;第二有共识的规则,围绕客户数智化旅程相互投入,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成长;第三有共赢的结果,实现客户、伙伴、华为三方共赢,让客户更满意、伙伴有利润能成长、华为有质量地增长。

为的是“三方共赢”,重塑数智时代的商业法则

既然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伙伴体系构建的起点,让数智技术势能转化为商业动能的价值落地,显然需要更强的能力匹配。换句话说,伙伴能力越强,客户满意度也就越高。

大力发展能力型伙伴,支持伙伴高质高效服务客户,则成为华为转变升级合作伙伴框架的重头戏。

这样的转变进一步体现在认证标准、激励框架等变化中,牵引伙伴提升直接服务客户的能力,并且全面导向“优质资源向优质伙伴倾斜”,这包括:

1、在伙伴认证标准上,从“业绩+能力证书”的要求,升级到“业绩、能力、公司资质、客户满意度”四个维度。其中,面向客户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化的能力要求不仅看HCIE、HCIP证书,也要看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对售前售后问题解决的实操能力等;在公司资质方面,新增对伙伴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的评估,对营收规模、员工数量、公司管理与资质,进行第三方评估;并引入客户对伙伴服务的满意度反馈,最终筛选和评估出真正有实力为客户满意负责的“同路人”。

2、在激励框架上,改变过去激励以“身份”为基础的设计,调整为以“业绩、贡献、能力”为锚点,实现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转变。在满足一定销售业绩和专业化能力获取基础销售返点的基础上,增加能力、身份提升的叠加返点。同时,加大服务销售激励力度,通过激励导向持续服务好客户。

所以,面向AI浪潮向行业价值落地的数智鸿沟,华为旨在汇聚能力强、贡献大的伙伴,为客户创造价值。改变以往围绕资源的争夺竞争,转向能力建设的“正和博弈”,去转动“客户成功→伙伴成长→华为增长”的正循环飞轮,重塑数智时代的商业法则,实现三方共赢。

正如吴辉所说,“伙伴+华为”聚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解决客户的生产问题、降本增效,解决业务创新和用户体验,让客户在数智化转型中获利,如果客户不赢,华为和伙伴双赢是没有价值的、不持续的。

为的是“长期主义”,众智有为

当然,欲致其远,必厚其基。如何助力伙伴更好地构筑服务能力,又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华为提出围绕客户成功,加大伙伴授权、强化服务能力要求,赋能伙伴服务好客户,并体现出三大转变。

首先,面向客户,从传统以保障为主的服务,全面转变为围绕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其次,面向作战,从条块化作战,全面转变为线下一张网、线上一平台的协同作业模式;第三,面向伙伴,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协同,在组织、流程、平台等方面全面实现对接。

看得出,为了助力伙伴构建体系化能力,华为准备了体系化的赋能支持。

举例来说,为赋能伙伴面向客户提升服务能力,华为发布了布道师领航计划提升伙伴专业能力,“一坊三辅”助力伙伴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在2024年千人布道师计划基础上,2025年华为将发展更多布道师,围绕伙伴体系进行方案和产品赋能;同时针对有意愿的TOP伙伴,结合伙伴需求,进行定制培训,与伙伴成立工作坊,开展“一坊三辅”的深入赋能,辅助伙伴明确公司战略定位与战略转型;辅助伙伴找到组织能力短板,提升组织能力和执行力,支撑战略落地;辅助伙伴制定高效、清晰的战略流程。

"扶上马再送一程",华为通过牵引并赋能伙伴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管理能力,最终转化为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助力客户成功、让客户更满意。

并且,为了保障伙伴投入有回报,华为的伙伴政策在导向“优质资源向优质伙伴倾斜”的同时,也致力于将更大的市场机会开放给伙伴。

在NA市场,过去三年,华为的卓战核NA客户数量从2000多家收敛到今年的600多家,更多的市场空间则交给伙伴;在商业市场,与伙伴进行线索共享,同时把40+行业能力与伙伴共享;在分销市场,“万+华为坤灵精英计划”升级精英专项返点、品牌、营销、地市专人支持、服务网点支持等权益,实现伙伴投入有保障、营销赋能有资源、联合作战有支持。

所以,“以客户为中心”绝非一句口号,而是华为与伙伴的双向奔赴,相互投入,能力共生,让合作伙伴体系更强健。

赋能伙伴持续成长,践行长期主义。很明显,华为选择了一条难但更具长期价值的道路——使能伙伴、让客户价值成为合作伙伴体系进化的原动力。

正如吴辉所强调,“因聚而生,聚的是志同道合,众智有为,为的是千行万业。”以客户为中心的“伙伴+华为”体系,确保每个“乘客”在数智化旅程的列车上不掉队。

星河AI网络:让联接更智能,AI-Powered重塑未来网络基石

上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