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云栖大会又将准时启幕,并上演共计一百余场峰会与专场活动。和近年的云栖一样,想要把握这场科技盛宴输出的全部核心信息?完全没有可能。
云栖已经不是十年前三、四百工程师参加的那场云栖了。去年6万人的熙熙攘攘,以及上千家参展科技企业的盛况让所有参与者记忆犹新。
要想让“收益”最大化,最简单的方式是在云栖大会的议程页面上花一些功夫。
25日上午云栖厅的主论坛肯定是所有参会者的必选项。除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演讲主题,似乎仍处在保密期外,其他四场演讲已经公开。其中两场归学界,两场归阿里系,外加一场达摩院青橙奖颁奖典礼。
两场阿里系的演讲不出意外关涉了自己的核心业务。一场由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带来,他的演讲主题是《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另一场则由“阿里云的老领导”,蚂蚁金服集团总裁胡晓明带来,他会推介蚂蚁金服《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
此后两天半云栖大会的所有议题基本都将围绕科技创新、生态创新,和行业创新展开。从将在主会场“云栖厅”上演的节目单上,参会者基本可以看见阿里巴巴对未来的暗示。
除开幕日主论坛外,云栖厅的这份节目单按时间顺序分列了:
阿里巴巴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总经理陈丽娟出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峰会暨天猫精灵秋季发布会》;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郭继军出品的《阿里云主论坛·飞天智能》;
阿里巴巴副总裁、银泰商业首席执行官陈晓东出品的《新零售生态峰会》;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战略与合作部总经理刘湘雯出品的《阿里云开发者峰会》;
阿里云智能销售管理部大官网总经理徐敏出品的《小程序繁星计划峰会》。
这些内容基本覆盖了此前阿里云对“阿里云智能”的战略描述——技术上由达摩院加持的云、产品维度上一个数据智能的云、商业呈现上最佳实践的云,以及生态中被集成的云。
过去十年,对于阿里云而言,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而现在,自从阿里云在3月初对外表态“被集成”后,在商言商,对于整个生态圈而言,看见将意味着相信。
7月底,阿里云公布的数据中,生态伙伴集成阿里云产品技术的联合解决方案达到了100多款,其行业分布覆盖了新零售、数字政府、新金融等20多个行业大类,共计1000多种应用场景。
尽管云栖大会距离7月仅过去了两个月,阿里云“被集成”的成绩单能在多大程度上更新与创新,整个生态圈想必也在密切关注。
阿里云提出“被集成”的一个重要语境是划清跟生态合作伙伴的边界,一起合作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去年,马云在云栖大会的演讲中说:“只有让别人做得更好、让别人更强大,你才可能成为平台。”所以,不出意料的话,阿里云应该在今年云栖大会中拿出更多的工具、策略和规划,在生态赋能上展现出她的不遗余力。
基于对这一点的关注,我会选择在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参加两场活动。它们同由阿里云智能副总裁、全球生态事业部总裁沈涛出品,分别是25日下午的《全球生态伙伴峰会》,和26日上午的《被集成专场》。
沈涛去年9月加入阿里云,之前他在甲骨文公司担任亚太区及日本副总裁。
在《被集成专场》中,阿里云产品研发、产品管理团队和达摩院团队将向合作伙伴分享阿里云的“内功”和黑科技,以深化被集成。
张勇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中说,“阿里巴巴永远是一家技术驱动,使商业有所不同,创造商业新赛道的数字经济体。”如果生态伙伴对未来的“新赛道”有什么期许的话,这两场活动势必是重要的参考。
当然,三天上百场活动覆盖了几乎所有技术领域与行业应用的前沿。它们极为重要,但也因为都极为重要,所以行业内人士可以依据行业和喜好制定出自己的日程表。如果你正在公众号上阅读,现在也可以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了解全部日程安排。
因为所有参会者都会使用钉钉完成参会流程,所以建议你使用一下云栖大会在钉钉上的“日程预约”功能,并在“我的日程”中开启提醒,它会帮助你避免错过希望参与的活动。
“云栖时间”似乎是个本次大会一次全新的尝试。在这次云栖大会期间,每天都有4~6场独立主题的演讲。它们主题分散且极具个性化,演讲嘉宾的背景也足够多元。
官网对这些主题做了简单的推介,参会者可以据此选择。例如我会参与的主题可能会包括《东方赛博朋克美学》或《科技能带来更好的未来吗?》。出品人分别是中国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和小说《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
前者将探讨东方文化土壤中寻求新的美学突破与叙事可能性。后者的知识和创业背景则很有戏剧性——郝景芳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13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毕业,她创立了儿童通识教育品牌“童行学院”和影视工作室“芳景科幻”。
我也会建议程序员抽空去听听25日下午在A-102的演讲。出品人杨冠宝是《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和《码出高效》作者,阿里巴巴高级架构师。他的演讲主题很有趣,叫做《你是一个有良心的程序员吗?》
还有一位工程师会在27日讲述他的自我进阶之路。主题叫做《从青铜到王者,代码人生之路》,出品人是胡俊锋。没错,就是两年前加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AIoT总体架构设计的那位。
还有一些演讲处在科技前端,准确的说,是人类科技的尖端,不知道普通人是否能够和演讲人产生共鸣。不过我相信他们会吸引足量的学霸参与,毕竟那里是云栖。
例如创建了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的施尧耘,他在25日“云栖时间”的演讲主题是《量子、世界和我们》,他将分享作为量子信息工作者的一些随思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如果你是乘坐航班往返云栖,26日的《云端之上,太阳之下》也许能让你感兴趣。出品人赖昌是重庆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他会介绍机器学习和大气重力波的关系——据说那种“波”会导致飞机颠簸和气候的变化。
十年前,参加云栖大会还只是程序员的杭州朝圣之旅,而如今,它依然成了透视和分析云计算产业和窥见数字经济的窗口。一切你想看见的、期待看见的,甚至未曾预见的,都会在未来的三天中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