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华为“作战室”建设纪要

等到了20天后TR5的技术评审节点,CloudLink的所有产品特性就会被锁定。从那一天起,华为的产品设计流程将不再允许设计师对它进行任何改动。

这一天,时任华为企业通信UI体验设计团队负责人的孙喆决定暂停手头的其他工作,为CloudLink Board设计一个主题系统——就像手机或PC的桌面——几张漂亮的壁纸。

CloudLink设计团队在设计中使用的“用户场景体验地图”。

CloudLink Board是华为第六代协作智真产品之一,同系列还包括CloudLink Box和CloudLink Bar。作为新一代的智能终端,三者在视频会议、协作等功能上各有偏重,形态各异。

其中,CloudLink Board集视频会议、互动协作、远程传屏多功能于一体,支持用户召开视频会议、演示幻灯片,以及当作白板使用。

按照前五代产品企业客户的主流需求,CloudLink Board的屏幕背景通常最终会被替换成用户定制的图案或文字,一些企业名称、标识,或者其他什么用户喜爱的东西。过去的数十年间,一直如此。所以从CloudLink Board最初的产品规划阶段,直至TR4时,那块巨大的65寸屏幕桌面上始终是一片雪白。

“它给用户体验上带来的感知很弱。”孙喆说,体验设计团队希望改变它。


时代变了

华为全球的18万员工每天要开7.4万场视频会议,如果算上语音会议,每个员工日均要开会2.5个。团队协作、产品设计、销售到交付等主要生产活动,都与这些会议紧密相关。

参考华为如今千亿美元的年收入,没有人会小觑这些会议的价值。华为2018年在内部提出了“会议室就是作战室”的理念,公司希望用最先进的“武器”打造出最强的竞争力。

过去的1年多时间里,华为在全球部署了约7300套视频会议系统。华为员工透露,华为数字化会议室项目的整体投资近30亿元。

这些投资的直接目标是提升会议体验和效率。在华为内部,这被定义为华为自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之一。

数十个分支机构同时在线的视频会议,召集起来并不容易,华为用了一个极为生动的名词来描述它——拉会。

所以,体验和效率很重要。

华为想把功能机变成智能机。如果成真,那将让CloudLink像十年前为这个世界带来颠覆的苹果手机一样,颠覆企业的办公方式与效率。

CloudLink Board软件架构示意。

“每位企业员工应该都可以像使用手中的智能手机一样,不需要学习就能上手,用CloudLink完成沟通与协作。”孙喆说。

在2017年开始接管企业通信业务的体验设计团队前,孙喆在消费级产品与应用领域积累了相当的创新与设计经验。

现在,CloudLink Board等产品上明显有着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烙印。一个Home键被设计了出来,使用者用它可以调出多任务管理器,并管理会议、打开的文档……,只要在屏幕上划动手指,就可以关闭它们。

这些极简的操作体验让普通员工不再需要什么会议支持。在北京那次产品发布后,几位客户告诉产品研发经理赵云轩:CloudLink Board用起来就像一个大Pad。

“那最好啦,证明它好用。”赵云轩此前还主持过第五代产品在2013年的发布。


“它太丑了!”

4年前,华为企业通信领域副总经理温超带队和TOP级友商竞标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视频会议项目。直至比拼完测试,双方也没能分出高下。但最终,这家互联网公司选择了友商的产品方案。

“客户说我们的东西放在会议室里太丑了!”4年之后,温超对互联网公司的调性仍念念不忘。

为了那张壁纸,体验设计团队的摄影师后来去了广东的小东江。在那里,孙喆拿到了他期待中的第二张动态壁纸,命名为“流云”。另一张动态壁纸“循环的时空”,这时也已同期制作完成。

工程师为“流云”做了代码级的修改,让它可以24小时循环播放——为了让用户看不出首尾帧的切换,工程师采用代码的方式实现了云的流动与水的涟漪。

这最终成了孙喆最喜欢的一张壁纸。2018年9月,当业务部门邀请他去北京虞社演艺空间的产品发布现场分享设计经历的时候,他把“流云”单独拿出来,放在PPT上,展示给观众看。

苹果发布Watch Series 4的时候,也在社交媒体公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现了Watch桌面的拍摄过程。那些动态桌面本可以通过特效来制作,而且普通用户也很难分辨,但苹果选择了拍摄。

这种区别在设计师看来通常是巨大的,它可以上升到产品与艺术品,或者灵魂有无的高度。

“团队在追求一个可能连用户也不会强烈感知到的体验。”孙喆说,他知道这一点。

此时的孙喆还不知道,接下来,这些对用户体验的苛求会为CloudLink带来什么。

CloudLink设计团队TR5“过点”庆功会现场。

2019年1月29日晚,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iF Design Award)揭晓,华为CloudLink Board获得了两项iF大奖:CloudLink Board UI系统荣获2019年iF设计奖(Communication类),CloudLink Board荣获2019年iF设计奖(Product类)。

心底的纠结在此刻烟消云散了。新一代CloudLink协作智真产品发布之后,温超对出席在各地举行的产品巡展乐此不疲。

尽管距离首发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在3月上海站的演讲中,他仍然情绪激动。

“CloudLink Board获得了iF的ID和UI两个设计奖,很少有企业级产品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UI。”温超站在舞台的中央,身边那台1.8米高,配备65寸屏的CloudLink Board此时正熠熠生辉。

他赞叹到:“它不仅有美丽的躯体,更有着高效的灵魂。”因为激动,他语速失常。

为实现CloudLink Board喇叭网与屏幕接缝小于0.4mm的极端要求,研发团队设计、打样近30款;为追求舒适度,手写笔重量设计以克为单位增减,测试则达上万小时。

他甚至还赞美了乔布斯对产品设计美学的偏执——因为CloudLink Board有着一体化的结构。

“它的外观,看不见一颗螺钉。”温超说:“它在向经典致敬。”


明星“Board”

Board成了CloudLink协作智真系列化产品中的明星,各支设计团队的成员们乐此不疲地认领着新称谓,有人成了Board的“爸爸”,还有人成了Board的“妈妈”。

孙喆也收到了华为企业通信给他的新职务:首席体验官。这是产品线下的一个新设职务,向产品线总经理汇报。“他现在有一票否决权。”温超说。

“其实更多是体现了企业通信对产品体验的重视程度”。孙喆说,他和他的团队要寻求的是对用户需求的平衡,而非个性表达,这也是自己的设计哲学。

无论如何,体验变成了核心,高效的沟通协作成了目标。华为想让这款产品成为中大型企业员工日常办公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就像PC曾经经历过的那段历史一样。

“第六代是以协作和AI为标志的一代。”赵云轩相信,传统中依靠性能升级划就的路线图,在数字化转型需求面前已经戛然而止。

高清、超高清、H.265视频编解码技术等仍是产品的必备能力,但同时,它们也已无法独力背负起这个时代颠覆性的诉求。

Board最显著的创新在于以员工日常协作为目标场景,将视频会议和电子白板进行了彻底的融合。在此之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家厂商做此尝试。

Board上有个功能叫做“打包带走”,用户可以把本地和远端协作的成果直接发送到邮箱中,而不用再惦记着会议结束后,举起手机拍照。

在那块65寸屏上,用户还可以实现“分屏协作”:从一半屏里展现的PPT里截图,放在另一半屏的白板上写写画画。

“我们有65寸大屏,为什么不呢?”孙喆说,产品发布不久,更大的屏幕需求就从华为的销售端反馈了回来。

CloudLink Board分屏协作场景。

当然,员工仍然可以用它开视频会议。5k摄像头、12阵列麦克风、降噪麦克等融入大量黑科技的装备都为此做好了准备。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CloudLink的创新。

华为企业通信对AI技术的关注,让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融入CloudLink成为了可能,一些跨国会议或陌生团队间的协作将因此变得简单和高效。

设计团队最初的想法是让人脸识别技术完成签到和电子铭牌的功能,不过“基于用户需求”,产品团队又增加了一项新功能:用人脸识别统计参会人员会中离场次数和时长……

每当温超在巡展中分享这项功能的时候,总能引发台下听众的一阵哄笑——会议结束后,每个人中途离场的时长会显示在屏幕上。

不过也有讨人喜欢的智能助理“小微”。 它融入了语音助手、语音唤醒、远场拾音、语音识别(ASR)、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合成(TTS)等多项技术。当用户语音唤醒它后,可以像使用手机智能助理一样与它沟通,例如,让它拨叫其他参会者。


博弈

最初,“小微”苏醒后会提供8种呼叫方式,旧有电话、手机,新有微信等;这些都是过去的近30年的视频会议应用中积累下来的习惯。

体验设计团队希望只留下2种——只要普通员工轻松上手就足够了,良好的人机交互首先要摒除用户的选择性困难。

熟悉业务的产品设计团队对此则是拒绝的……仅这一个问题,赵云轩和孙喆的团队就进行了多轮PK。

“我们欣赏他们对人机交互的专业理解,他们欣赏我们对业务的精准判断。”赵云轩回忆当时的PK经历时“言简意赅”。最终,保留下来的呼叫方式是3个。

温超喜欢看这种团队间的PK。

在过去从业11年的经历中,温超见多了产品经理和研发间“掐架”的美谈,他说自己曾经希望体验设计团队也能和研发“打上一架”。他觉得,到那时候,企业通信这类企业级产品就“真正做起来了”。

团队成员记录下了CloudLink设计方案研讨时的场景。

如他所愿,分歧似乎无处不在。

视频会议中的主画面应该在上还是在下?从画面的视觉美学出发,重心在下,这是体验设计团队能接受的方式。

赵云轩有不同的看法。他的团队相信,集团公司会议、政府部门会议不会欣赏这种美学。

对CloudLink产品线而言,这是一场堪称经典的讨论。它的结果将产品特性的设定,指向了更为细分的场景区隔:

Board更常见于强调协作的新兴场景,其中会议各方的主流关系是平级,因此主画面设定在下;Box适用于偏向大型群众会议的场景,它输出的主画面最终被设定在了上方。

诸如此类的偏执,都源于CloudLink被华为企业通信所寄予的厚望。

2018年,华为企业通信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超20%的高速增长,继续领跑中国企业通信与视频会议市场。

基于对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部署方式的支持,现在的CloudLink向上直接支持到了华为“云+AI”战略,并帮助华为企业通信完成了三大企业通信云服务的家族化构筑——视频会议云服务、数字化办公云服务、联络中心云服务等——服务了6000多个政府机构和企业。

工业时代被固化下来的生产方式正在被打破。与此相关,最易被理解的概念是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它们为我们展现了数字化转型中,部门与部门、供应链与企业、消费端与供给端间的全新关联方式。

“需要更加泛化的组织。”温超说,基于项目,企业和组织应该可以快速构建团队,快速分解团队,“这是智能时代的生产方式”。

一幅全新的办公协作图景被描绘了出来。传统基于业务部门规划的隔间会被打开,未来的办公区域将以功能区划分为:专注工作区、创意讨论区、开放会议区、协同设计区、商务会议区和培训交流区。全云化的一栈式平台将支持起分布在各功能区的数字化通信和协作工具。

哦!似乎每个区域都需要放置一台Board——这是一个玩笑。

与这一整体业务战略的重要性相映成趣,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CloudLink研发设计团队间那种锱铢必较几乎无处不在。

还有一个例子。在会控Pad首页,产品研发团队设定了25项功能,孙喆则力主不应超过5个。

为了说服研发团队,孙喆在2018年1月对全球约50家企业用户进行了访谈与定性研究,对Top10功能进行排序,并最终锁定了常用的Top5功能。

CloudLink设计团队邀请用户参与到了CloudLink产品的设计环节。

出于对人机交互专业理解的尊重,研发团队最终接受了这个颠覆性的建议,支持了功能设定应该尊重用户体验的观点。

在赵云轩接受这项建议之后,设计团队听到了许多来自华为内部的不同的声音。

“体验本身是极为个性化的,且先天具有多样性。”赵云轩说,尊重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坚持设计者的本心,最终会让异见趋向共识。

现在,当用户打开会控Pad的首页时,只能看见4个功能键。🖋






太极吕翊:从IT服务到数字化服务

上一篇

1000家伙伴眼中 就有1000种华为·云管理网络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