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服务』

一手好牌


连红帽 展无限
Explore Your Possibilities


 

谁身上的担子都不轻!


即使家世显赫,即使朋友遍天下,即使有大佬罩着,该拼还得拼!

对于红帽,不是这样吗?开源界第一品牌,这身份足够傲人吧;遍布全球的开源社区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被巨头IBM花费340亿美元巨资收购……一切都太美好!

不过呢,盛名毕竟不是真金白银,朋友再多也是个“人场”,收购终究不是包养——红帽还得如往常一样,继续打拼。

红帽中国区,曹衡康同样重担在肩。


 

今年度的“红帽论坛”上,红帽与AWS宣布了双方的一项重要合作:


原生集成AWS服务的红帽OpenShift容器平台,已可用于由光环新网运营的AWS中国(北京)区域,和由西云数据运营的AWS中国(宁夏)区域。



据介绍,通过这些服务,用户可以直接从OpenShift的容器平台访问这两个区域的AWS服务——无论是在AWS上还是在本地环境中使用红帽OpenShift容器平台,中国客户都可以顺利访问AWS的云服务。

IBM那般破费收购红帽,就是看中了红帽在混合云及多云上的造诣。

到会的红帽资深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Dirk-Peter van Leeuwen,有一个好听的中文名——范吕文。


这位中国市场的熟客很健谈,在采访中强调,“之所以全球各地的客户都很喜欢OpenShift,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他们上云的过程就不会被一个云服务供应商锁死,而是可以和多家合作。”

OpenShift是红帽的明星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云操作系统,客户可以在其上开发各种云应用,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

曹衡康,红帽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他指出,“混合云特别适合中国,因为中国有不少企业可能对使用公有云相对保守,并不一定将所有应用都放在公有云上,而是会采取混合云的方式。”

OpenShift与AWS的集成,是红帽的又一次具有示范性的合作。

 


至于媒体经常问到的话题——红帽与IBM的关系——已是旧闻。


耐心的曹衡康,仍给予详细的回答。简而言之即是:IBM销售红帽的产品及方案,相反红帽无销售IBM的义务;红帽将保持既有的独立运营状态,并保持与不同云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所以说,自由身又有大佬罩着,还无任何牵绊,红帽真是“万千宠爱于一身”。

 


受限于软件产品的特性,红帽如今的市值约在30亿美元上下,再加上他们不做应用、不做硬件,要想再上规模有大发展,当然要伴随着云市场而水涨船高。


据预测,2022年开放混合云的市场总额将达到780亿美元。

在今年7月份的一次发布会上,曹衡康介绍,红帽全球已经连续69个财季实现营收增长;在2019财年,红帽中国区成为亚太增长最快的区域。


在其2018年4月入职之时,曹衡康宣布了红帽在中国市场的“3C+3P”发展思路,即云Cloud、客户Customer、社区Community,以及产品Product、合作伙伴Partner、人才People。

在大政方针上,中国区的步子当然要跟着全球的规划来。

如何更好地做好中国市场,曹衡康的重点在“人”:中国市场足够大,而红帽一直以来明显的瓶颈,就是拥有的资源与巨大的市场之间的极度不匹配,这需要红帽在员工和伙伴两方面不断扩充人力、扩大规模。

目标及方向都很清晰,执行力是关键——这是曹衡康的强项。

不过,掌管红帽中国还不到两年,一手好牌也需要一点时间打出去……

 

论坛上,还分享了三个国内用户案例:


航旅纵横,以开放的混合云基础架构实现稳态与敏态携手并进;中国农业银行,借助OpenShift加快交付速度提升自动化水平与竞争力;海信集团,形成数字化资产、沉淀企业智慧,并赋能于业务的重构和创新。


“红帽亚太创新奖”自2011年创办以来,是“红帽论坛”的保留节目。

今年度,获奖的是中国农业银行与北京环球度假区,以表彰“这两家企业以卓越的创新方式使用红帽解决方案,打造出敏捷、开放的IT平台,通过加速业务创新,最终创造出业务价值”。


此外,来自红帽的战略合作伙伴AWS及微软的代表,做了主题演讲。

这其中,微软全球技术黑带马平的主题是“红帽与微软携手打造混合容器云”。

“微软Azure云服务,将为OpenShift集群提供丰富的支持。”他强调,“微软与红帽的合作虽始于2015年,但微软正在逐步拥抱开源,未来将通过开源的方式来做有前瞻性、有商业价值的产品。“

“正在逐步拥抱开源”——有趣的表达。

 


历来已久的开源和闭源之争,其实是个伪命题。


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厂商及客户对于孰优孰劣自有判断。大浪淘沙,不管是哪种模式,既然存在到如今,必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否则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早已经将之驱逐。


而今的所谓争论,不过是对峙的双方立场先行,“扬长避短”、自说自话而已。当然,学术性的探讨,我们都很欢迎。

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更会推动厂商及客户做出适当的选择。

论坛之后,笔者与业内一位“老人”闲聊,他一番随兴之言,不无道理。

以上是题外话……





 

 

 

 

 

筑牢数字经济运行基础能力,怎能少得了数据“基建”

上一篇

华为将5G“能力化”,使能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