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康翔
编辑:阿由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那就是现在的气象预报越来越准,而且预报的周期也越来越长了。譬如我们可以立马打开手机,查询某个地区在国庆期间的天气,从而决定自己的出行计划……
所有一切的背后,实质上都是计算。
计算曾经只是一项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技能,而今却已经成为贯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链条。小到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地球家园的环保生态,计算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2019年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雄心勃勃地宣布了在计算产业的追求: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新计算的大时代
人类的计算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黑洞。
我们曾经以为,有条不紊的摩尔定律切合了半导体产业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规律,足以为人类世界的演进提供充沛的算力。然而,每年AI算力需求增长超过了10倍。正如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所指出的那样,从微观世界、日常生活到宏观世界,计算不断加速着人类认知世界的进程。
微观世界:进行一次全基因组测序,2003年首次完成花了12年,现在只需要1天——背后的算力提升了1000倍以上;
日常生活:20年前只能预测1天的天气情况,现在可以准确预测7天——背后的算力提升了2万倍;
宏观世界:人眼最远可观测到220万光年之外的星系;而现在“中国天眼”可以将人类的视野拓展到137亿光年之外的太空。
侯金龙表示,为了实现对于计算的孜孜追求,华为将以鲲鹏和昇腾作为根基,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产业布局,构筑开放的产业生态。
其中,“一云”即华为云,通过全栈创新,为业界提供安全可靠的混合云,成为生态伙伴的黑土地,为世界提供普惠算力;“两翼”是指智能计算业务以及智能数据与存储业务;“双引擎”则是围绕“鲲鹏”与“昇腾”打造的两个基础芯片族,构筑异构的计算架构。
据悉,从2004年开始投资研发第一颗嵌入式处理芯片至今,华为总共历时15年,目前已投入了2万多名工程师,最终得以形成以“鲲鹏+昇腾”为核心的基础芯片家族,剑指企业级计算。
“作为业界唯一同时拥有CPU、NPU、存储控制、网络互连、智能管理等五大关键芯片的厂商,华为通过软硬协同释放算力潜能,让算力触手可及、实现普惠AI。” 侯金龙表示。
开放的生态是华为一直以来秉持的不变法则,通过硬件开放和软件开源,华为希望使能广大合作伙伴,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赋能新计算的大时代。
新“芯”计算,达济天下
本次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多达69款基于鲲鹏处理器的云服务,以及43款基于昇腾处理器的云服务,实现了在基础层对通用计算和AI计算的全盘覆盖,这也是其他同类厂商难以企及的。
为什么呢?就像是《射雕英雄传》里的周伯通,他的武功心法的诀窍之一,就是“左手画方,右手画圆”。纵观业界,我们发现罕有企业像华为这样,能够做到对通用计算和AI计算的“达济天下”。
面向通用计算,作为业界首颗64核的数据中心处理器,鲲鹏920的性能比业界主流处理器高25%、内存带宽高60%,同构、多核、全栈等能力将在华为云服务中得到全面的彰显。
以“同构”为例,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带来的原生应用性能提升高达80%,为包括游戏在内的诸多注重应用体验的行业,带去与众不同的创新感受;
以“多核”为例,华为云鲲鹏云服务的架构优势,可将大数据处理整体耗时降低35%,资源匹配更精准、更合理的同时,综合分析成本可降低50%以上。
面向AI计算,包括昇腾310、昇腾910在内的华为昇腾系列处理器,实现了对所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而本次推出43款基于昇腾处理器的AI云服务,就是希望释放算力,真正引领AI的普惠。
在此之前,即便如华为这样的企业,也曾经深受算力桎梏之苦:公司内部每天的AI训练作业任务多达4000个,训练总时长超过3.2万小时,而且还不断有新的作业排队加入进来。
基于自研的鲲鹏处理器和昇腾处理器,华为云实现了硬件资源基础层面的最强算力支撑。通过全栈的华为云鲲鹏云服务和昇腾云服务,企业的创新将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多元架构的云服务为智能世界加速。
“处理器是整个计算产业的基础,有‘芯’才有力。”侯金龙表示。
持续演进,重构算力
有人可能以为,类似鲲鹏920处理器这样的产品,应该只是在特殊的外部环境下,从华为的“备胎计划”中匆忙萌生的产物。殊不知,鲲鹏920已经是该系列的第三代产品,并且历经了长达12年的迭代。
侯金龙保证,面对当今业界对于计算的最新需求,华为将按照“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节奏投资芯片,实现鲲鹏+昇腾的持续演进,不断提升竞争力,同时确保后向兼容,源源不断地推动整个计算产业向前发展。
丰富的算力+高效的处理速度,是广大用户对云基础设施提出的永恒追求。通过100多款基于鲲鹏处理器以及昇腾处理器的云服务,用户得到的不仅是业界最强的算力加持,原有的计算任务也得以分配到不同的负载上,从而降低成本,实现效率的全面提升。
华为一直坚持“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在华为公司内部,包括华为云、消费者云、研发、内部IT等方面,鲲鹏处理器+昇腾处理器的组合,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和验证。
“双引擎”的强大能力不仅是华为整个计算战略的基石,也是华为云在未来竞争发展中的加分项。业界广泛认为,云计算的竞争终将进入到差异化的竞争阶段。而本次大会上基于鲲鹏处理器和昇腾处理器的一系列云服务的正式发布,很有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
据悉,华为云60%以上的服务场景,将会在今年切换到鲲鹏与昇腾平台,全面助力用户业务的应用创新,满足他们对于高算力、低时延和敏捷部署的三大主流业务诉求。
预计到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生态体系将会达到接近2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而在中国会超过1.1万亿元。“鲲鹏和昇腾就是树根,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将持续投入鲲鹏和昇腾的研发,与产业链上的伙伴们共同努力,让计算产业枝繁叶茂,共享数字世界的红利。” 侯金龙最后表示。
在新计算的大时代里,过去的当然不是一地鸡毛,但是数风流人物,确实还得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