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

鲲鹏计算产业,挟TaiShan之势而来的铁甲雄兵

撰文:康翔

编辑:阿由

毋庸置疑,计算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所有领域获得的巨大进展,无不得益于计算的快速提升,并藉此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剧变。

在无处不在的技术和应用创新驱动下,计算产业将会进一步演化,并迸发出无穷的潜力。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与丰富,这种演化也必将导致计算走向差异化和多样化,而非趋同——尽管这一势头已经延续多年。

于是业界广泛期待着,一种开放、合作和共赢的全新计算生态,能够在这个锐意进取的大时代里清风徐来、恣意盛开,为价值链上的各个层级和参与者提供更多的计算选择,从而创造全新的商业机会。

用芯感受时代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然而计算生态的“开疆拓土”,终归是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求索之路。

此前,诸多产业巨头都曾经跃跃欲试,希望在森严壁垒的计算疆土中谋得一席之地,最终却力尽神疲、铩羽而归。久而久之,诸如此类的努力几乎销声匿迹。而今,凭借自身在计算领域的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华为正试图在高手如云的计算领域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

今年1月初,华为正式发布了鲲鹏920处理器。这是一颗由华为自主研发与设计的数据中心高性能处理器,兼容ARM架构,采用业界最高水平的7nm工艺制造,旨在满足现代数据中心多样性计算和绿色计算的需求。

该怎么形容鲲鹏920处理器呢?它就像美职篮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明星球员邓肯,用“出道即巅峰”来形容毫不为过:鲲鹏920处理器拥有多达64个内核,工作频率2.6GHz,支持8通道DDR4,以及一对100G RoCE端口,能效比优于竞争对手30%。

空口无凭,白纸黑字的SPECint Benchmark测试显示,鲲鹏920处理器的评分超过930,超出业界标杆达25%之多,这是实打实的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华为希望以鲲鹏920处理器为基石,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领先的IT基础设施及行业应用。

“凭借鲲鹏920,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由多核心和异质性体现的多元化计算时代。华为在计算创新方面进行了耐心而深入的投入,不断取得突破。我们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个完全连接和智能化的世界。”华为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表示。

芯开始,让智能计算无所不及。由于在多核、低功耗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得益于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等方面的创新突破,鲲鹏920处理器可以面向大数据、分布式存储、ARM原生应用等场景,构建新时代下满足客户实时需求的计算平台。

打造最强大脑

根据华为官方的口径,鲲鹏920处理器的目标并非取代英特尔。事实上,华为与英特尔一直有着紧密和友好的合作。不过,鲲鹏920处理器的问世,仍是明白无误地彰显了华为在服务器核心部件方面的重大进展,这对于国产服务器水平的跃升也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价值。

随后,华为发布了基于鲲鹏920的TaiShan服务器,以及五大场景解决方案,分别指向异构计算、大数据分析、分布式存储等领域——这也是当前大规模数据中心或云数据中心的关键。不同之处在于,鲲鹏芯片并不对外销售,只用于华为自己的服务器和云服务。

“应用与数据的多样性驱动了计算的多样性,这是必然的趋势。”徐文伟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计算架构能够满足所有场景和数据类型的处理,各种CPU、DSP、GPU、AI芯片、FPGA等同时存在、多种计算架构共存的异构计算,才是未来的发展之路。”

根据华为GIV 2025全球产业洞察预测,到2025年新增数据量180ZB,是2018年新增数据量的18倍,以及每年10倍算力的递增,带来了大量异构计算的需求。显然,面对如此巨大的增长,传统的算力供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更是对计算的多样性提出了要求。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到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包括数字、文本、图片、视频、图像等在内的各种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都需要更加专业的、更具针对性的算力来处理。

今年8月,继去年全联接大会上发布的AI处理器昇腾310之后,华为又发布了该系列的集大成者——昇腾910,这意味着华为终于在底层的芯片层面上,实现了对几乎所有关乎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环节以及AI场景的全面支持。

算力为王。通过在处理器、AI芯片、系统架构、智能网卡、SSD等方面的创新与变革,加之在设计开发上的不懈努力,华为希望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打造“最强大脑”。

构筑产业生态

我们不难想象,昇腾+鲲鹏的组合可以实现对通用计算+AI应用的全景覆盖,能够为鲲鹏计算产业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为客户提供超高性价比和创新领先的最佳算力。来自客户端的强劲多元算力需求,更是为鲲鹏计算产业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我们都知道,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不能寄希望于一次又一次的邂逅。长期以来,华为一直坚定不移地对计算加以投入:早期主要面向终端、通信,后期追加了存储、服务器等产品,在这些产品的处理器和芯片等领域,华为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探索。

华为的各种努力,为鲲鹏计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底座,构筑了天然的生态系统。当然,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真正壮大与繁荣,仍需要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和推进,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在日前的鲲鹏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为了支持鲲鹏产业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华为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资30亿元用于鲲鹏产业生态的培育。华为将聚焦于鲲鹏和昇腾处理器、鲲鹏云服务和AI云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开放能力、使能伙伴,共同做大鲲鹏计算产业及其生态。

用友、人大金仓、英方、爱数等数十家国内领先的软件和应用企业,也出席了本次峰会。与此同时,华为也构建了在线鲲鹏社区,提供加速库、编译器、工具链、开源操作系统等,帮助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快速掌握操作系统、编译器以及应用的迁移调优等能力。

布局基础软件

服务器跑得快,不仅在于处理器的“车头”牵引作用,应用软件和SSD、智能网卡等部件同样责任重大,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服务器的操作系统(OS),鲲鹏计算产业的发展也与此密切相关。

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努力可以追溯到28年前,并非始于最近几年。1991年,刚刚成立不久、当时尚显青涩的华为,在争取准入(开发JK1000)的过程中,开始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

那也正是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编写第一个Linux内核的一年。其时,闭源的Windows和Unix大行其道,License费用昂贵,广大开发者期待着一种免费的、开放的、可修改的操作系统。

其后,开源的Linux如星星之火一般,点亮了自由系统的世界,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开源软件,并且大量运行在嵌入式、PC、服务器等各种设备上,兼容了多种主流形态的CPU,包括Intel、ARM、Power等。

与此同时,在长期的历练中,华为终于塑造出与它的硬件相匹配的强大软件实力。前不久工信部发布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名单显示,华为又一次领跑,这也是它连续18年蝉联榜首。

2007年,华为基于开源的Linux内核,在核心网软交换硬件架构上实现了实时操作系统,通过大量的研发和优化,将时延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成功替换了以往固化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在此之后,华为对Linux进行了更多的投入,并开始在通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进行正式的布局,一批不为人知的、成熟的系统在华为内部得到了长期的应用和验证,并开始对外输出……

譬如,在今年7月山东移动计费CRM系统的升级中,华为的TaiShan服务器、GaussDB数据库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就已经实现了胜利的“会师”。

据可靠消息,在今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将正式发布匹配鲲鹏处理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计划。个人相信,该操作系统应该与鲲鹏处理器一样——“不会对外销售”。不同的是,华为势必会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分享华为在操作系统上的最新积累。

欲知更多详情,华为全联接大会届时分解

幸运的浪潮云,和它的工业互联网

上一篇

康龙化成:为新药研发开“处方”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热门标签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