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赛道。
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这是《“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更需要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服务效能。
毫无疑问,城市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以高质量城市数字化建设牵引高质量数字经济,成为行业新思考。
城市数字化是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性实践
“城市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对于众多城市数字化建设而言,仍需要进一步采用系统工程的实践和做法,让城市整体协同、有机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系统集成,全面提升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水平,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水平。
可见,城市数字化的下一跳是统筹推进城市中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以系统的观念把城市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当作一个整体谋篇布局。基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城市智能体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参考架构。
日前于福州三坊七巷召开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系列活动之智慧城市高峰对话活动中,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指出,华为在2020年提出了城市智能体技术架构,希望用这一架构去构建数字城市的全要素系统,帮助城市实现政府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等领域全场景智慧化。
城市数字化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举措,专家们一致认为城市智能体是推进城市数字化最合适技术架构的背后,城市智能体有何“魔力”备受推崇?
城市智能体定义下一代智慧城市技术架构,让城市像人体一样高效运转
显然,城市智能体将城市当作“生命体、有机体”对待,就是要让城市能够像人体一样高效运转,不仅能通过大脑分析问题,还能通过五官感知实时信息、手脚快速处理事项、顺畅的经脉去端到端联接各个身体组织,让城市实现善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
迈入城市智能体时代的城市数字化,是智慧城市升级的新征程,通过打造数据驱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让城市生长出数字化的“眼、脑、手、脉”,使城市在发展中实现不断自我迭代,突破了城市大脑的建设边界,向更高阶、更智慧的未来城市迈进。
对此,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出,任何一个城市都是由“生成”和“构成”的力量相互组合而成的,“生成”代表着城市在历史和岁月留痕中成长,例如我们常说的“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构成”则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规划、建设,例如一个城市的新区。所以,智慧城市的本来面目是完成“生成”与“构成”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治理,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构成”的手段、也需要“生成”的方法。城市智慧不是一个大脑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相互融合,在打造智慧城市的“四梁八柱”中,随着问题不断产生和变化迭代智能体,融入多样化应用场景,如“中药”般完成城市的综合调理和智慧升级。
所以,拥有进化生命力的城市智能体让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打造了城市智慧升级新能力。华为政务一网通军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周红权表示,涵盖“大脑、五官、手脚、经脉、血液”等有机构成的城市智能体,使能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首先,作为城市的智能中枢,“智能运行中心”通过对城市中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打通各部门的应用管理系统,做到精准治理有深度;其次,由多种感官能力有机组成的城市感知体系,能够实现城市动态感知,精准控制;第三,顺畅的经脉需要以云和网形成支撑城市智慧应用不断发展迭代的神经系统,让城市数字业务支撑有强度;第四,面对每天从城市的不同地方、不同终端、不同平台上报的海量数据,智慧城市需要拥有通畅、强劲的“血液循环”,进行全面的数据治理;最后,城市智能体的应用之“手”基于各类行业场景,通过重构体验、优化流程,打造出适合客户需求的多元行业智慧应用,做到事项处置有速度。
整体而言,“眼脑手脉”映射了城市智能体中的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和智慧应用四层架构,从全面感知城市中的人、物、空间和过程,到数据进行高速汇聚,到组建智能中枢和决策系统,再到通过应用和服务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从而实现城市的善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
深入城市关键业务场景,开启城市数字化升级新局面
而依托城市智能体,智慧城市建设也开始转向深化应用阶段,进而实现与数字经济的相互赋能。
对准需求和用户体验,共建城市数字化应用生态,成为华为携手伙伴重点打造场景应用、为城市创造价值的重心。在此方面,华为聚焦五大业务场景解决方案:一网统管助力政府管理智能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推动城市治理由简单粗放向精细智慧转变;一网通办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高效办理一件事,实现政务服务“容易办”、“智慧办”;一网通协专注于政务办公数字化,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协同办公;一网通服助力政府精准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产业服务体系,推进企业创新和专业水平提升;一屏统览助力城市一体化运行,实现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测、实时评价、联动指挥调度、科学决策。
立足城市数字化底座,以城市智能体大架构做规划,从应用小切口入手,这些覆盖城市智慧的跨领域应用落地在城市的不同业务场景中发挥了独特价值。并且,通过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精准匹配公共服务资源,这将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
在东莞,以城市智能体理念,通过建设“云数网”于一体的城市数字底座,东莞以数治开局打通了全市74个部门共344个信息系统,具备数据治理、共享及支撑应用能力。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通过优化“一网通办”,实现2752项事项全程网办、1316项事项“湾区通办”、近1500项“跨省通办”,并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在厦门,基于城市智能体参考技术架构,厦门设计了“1+N+M”的总体架构,即打造1个统一底座,即城市大脑中枢平台,支持N个区、委办局把业务系统做强做大,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M个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跨层级的应用系统,核心为“四个一”: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屏统览等,优化城市服务体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过去一年,城市智能体已在深圳、上海、天津、张家港、佛山等50余座城市落地。50+城市的生动实践和示范再次表明,智慧城市进入城市智能体时代,正在开启城市数字化升级的新局面。城市智能体在实践中革新发展,不断提升着城市发展的质量成色,并擦亮了数字经济的底色。